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有的一家人吃同样的饭菜(膳食模式),有着相似的基因(遗传因素),感觉饭量也差不太多,然而环肥燕瘦却各不相同,真真奇哉怪也。
以前的研究证实,进餐期间较大的份量、高的能量密度能促进人们过度摄入,不知不觉就胖起来了,而细嚼慢咽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量摄入。
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来自新加坡的研究人员搞了两项研究,调查了在相同饱腹感的早餐时,吃饭速率和食物本质结合能量密度和分量大小的变化,看看是否能够减少能量摄入。
研究1。受试成年人参加了4组早餐(2×2重复测量设计)吃米粥(稀粥、稠粥):进餐速度速度减少45%(薄粥(克/分钟)与厚粥(77克/分钟));稠粥能量密度增加77%(0.57与1.01千卡/g)。
研究2。份量增加50%。
结果显示:
能量密度和份量的增加导致早餐的能量增加摄入80%和13%,,且大份量增加了摄入食物的重量(13%)。
与稀粥相比,稠粥较慢的进餐速度依然可以将食物重量和能量摄入减少11-13%。
结合起来,想要能量消耗最少,得吃稠、慢、能量密度较低或较小份。
与稀粥相比,稠粥的摄入量减少,且饱腹感相同或增加。
综上,我们吃的多少与食品、环境的外部特征息息相关。
想控制能量摄入的人,除了慢慢吃外,可使用能量密度小、较小的分量和改变食物质地(稠)来设计食物以促进减少能量摄入,同时保持饱腹感。
---参考资料---
JNutr.Apr26.pii:jn.doi:10./j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