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中华会计网校中级实务课件+笔记:第二章存货
资产三兄弟: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历年真题分析 从历年考试情况看,本章主要以客观题出现,也可以单独考核主观题(年12分),平均分值3分左右,考点集中在存货初始入账价值的确定和存货的期末计量。本章内容还可以与所得税、合并财务报表,甚至是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章节内容结合在主观题中出现。
方法与技巧 ★本章内容如在主观题中出现,往往会成为构造主观题的基础素材,例如,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的逆流和顺流交易,合并报表中的内部商品交易的抵销等。对于本章内容的学习,应在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有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重点掌握存货的本质特征以及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原则的运用。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知识点: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出售是关键
三个角度(1)不看外在形态,关键看持有意图;例如:汽车、楼房、土地使用权、工程物资、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2)不看存放地点,看是否拥有所有权;例如:在途物资、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3)对于特殊情况,应当特殊处理。例如:周转材料、生产成本、合同履约成本、代制品和代修品。
工程物资属于投资物资不属于存货
下列项目不应包括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的有( )。 A.委托其他单位加工物资 B.接受来料加工的原材料 C.为建造工程而准备的各种物资 D.房地产开发企业用于在建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外单位的存货;选项C,应该计入工程物资,不属于企业存货。
知识点:存货的初始计量(★★)
原则企业取得存货应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内容1.采购成本(从采购到入库前发生的)2.加工成本(在进一步加工过程中发生的)3.其他成本(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发生的)
1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2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为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构成。包括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和自行生产存货等。
★提示: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3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就是按照公允价值确定。4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公允价格为主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9年12月1日外购千克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元、增值税税额为元,采购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0千克。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A. B. C. D.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可以抵扣;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存货成本。因此,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外购存货成本的是( )。 A.购入商品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用 B.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C.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验收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D,验收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一般应计入管理费用,不计入存货成本,但是,如果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比如酿酒企业酿酒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则计入存货生产成本;如果是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20年12月1日外购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4万元,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1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91.4 B.81 C.90.4 D.8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甲公司应确认原材料入账价值=80+1=81(万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进口原材料入账价值的有( )。 A.入库前的仓储费 B.关税 C.进口环节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发生的不含增值税的装卸费『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口环节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影响原材料入账价值的计算。
企业通过提供劳务取得存货的成本,按提供劳务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通过提供劳务取得存货的成本的确定。
知识点:委托外单位加工应税消费品(★★)
通常,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如果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是应交消费税的消费品,应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存货入账价值的有( )。 A.收回委托加工存货时支付的运输费 B.发出并耗用的原材料成本 C.支付的加工费 D.支付给受托方的可抵扣增值税『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选项D,支付给受托方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不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存货入账价值。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A.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B.车间设备日常修理费 C.企业生产部门发生的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D.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收回后直接出售的委托加工商品负担的消费税 『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选项A,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应计入当期损益。
差旅费一般不归属于成本
甲、乙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9年12月1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缴纳消费税的W产品,W产品收回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为生产该批W产品,甲公司耗用原材料的成本为万元,支付加工费用33万元、增值税税额4.29万元、消费税税额17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的该批W产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 B..29 C..29 D.『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环节发生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借方,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甲公司收回的W产品的入账价值=+33=(万元)。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一批实际成本为30万元的原材料,另支付加工费6万元(不含增值税),委托乙公司加工成一批适用消费税税率为10%的应税消费品,加工完成收回后,直接用于出售。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的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36 B.39.6 C.40 D.42.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直接出售的,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是计入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甲公司收回的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实际成本=30+6+4=40(万元)。委托加工物资组成计税价格=(原材料+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知识点:存货的毁损和短缺(★★)
原因会计处理外购途中1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采购成本2应由供货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负责赔偿的损耗冲减物资的采购成本3因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应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查明后再处理入库以后1因计量差错或管理不善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2因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哪种情况下毁损或短缺存货的进项税额要转出?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其相应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以及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被依法没收、销毁等情形。
一般不是合理损失的都要转出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公斤,货款为元,增值税为元;发生的保险费为元,运输费用(含税)为元(增值税税率为9%),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元,采购人员差旅费为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5%。经查,5%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10%属于非常损失。甲公司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A.32.4 B.33.33 C.35.28 D.39.6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购入存货的总成本=(+++)×(1-10%)=×90%=(元); 原材料的单位成本=/(-×15%)=/=39.60(元)。
知识点: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
理论◆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实务1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2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已售商品和存货进行分摊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
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知识点: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2)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指标(1)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2)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可变现净值和成本孰低
成本是期末的实际成本
假设存货成本期末为万元,可变现净值为80万元,说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0万元,需要对20万元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这里要注意和金融资产进行区分,金融资产减值计入的是信用减值损失。
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市场销售价格 B.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的现金流入 C.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现金流入的现值 D.可变现净值是确认存货跌价准备的重要依据之一『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年11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商品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于年1月15日按每件2万元向乙公司销售W产品件。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产品件,每件实际成本和市场价格分别为1.8万元和1.86万元。甲公司预计向乙公司销售该批产品将发生相关税费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批产品在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为( )万元。 A. B. C. D.『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可变现净值=2×-10=(万元),成本=1.8×=(万元),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知识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商品存货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2.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3.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4.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5.用于出售的材料等,有合同按合同,没合同按市场非商品性存货1.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2.如果产成品发生减值表明其可变现净值预计低于成本
材料是否减值取决于产品是否减值
①估计售价要区分两种情况:有合同的存货,估计售价按照合同价格确定;没有合同的存货,估计售价按照市场价格确定。 ②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要区分有合同和无合同部分分别计算。 ③产成品发生减值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要基于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基础进行计算,即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产成品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合同为主,市价为辅
区分有无合同部分
2×18年12月10日,甲、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19年12月10日以每台3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交付5台A产品。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的专门用于生产上述商品的K材料账面价值万元,市场销售价值98万元,预计将K材料加工成上述产品加工成本40万元,与销售上述产品相关税费1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18年12月31日,K材料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A.95 B.98 C. D.『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K材料可变现净值=A产成品估计售价30×5-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40-销售产成品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15=95(万元)。
年12月1日,甲、乙公司签订了不可撤销合同,约定以元/件的价格销售给乙公司件商品,年1月10日交货。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商品的库存数量为件,成本元/件,市场销售价格元/件,预计产生销售费用均为1元/件,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 A.0 B.0 C. D.『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有合同的件产品可变现净值=×(-1)=(元),高于该部分产品成本00(×)元,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2)无合同的件产品可变现净值=×(-1)=9(元),低于该部分产品成本(×)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元);因此,选项D正确。
知识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和结转(★★★)
计提1.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3.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转回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与计提该准备的存货项目或类别应当存在直接对应关系,且导致转回的原因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的消失,而不是其他影响因素。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结转1.如存货已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如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按比例结转。
影响因素消失即可转回
企业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所售存货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销售存货,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等 上面分录由以下两个分录组成: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某企业外购一批存货,成本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万元。对外出售40%,售价1万元。下列关于企业对外出售存货时的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减少存货账面价值万元 B.增加营业成本0万元 C.增加营业收入1万元 D.冲减资产减值损失万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企业对外出售存货时: 借:银行存款 1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40%) 贷:库存商品 (×40%)0
以前期间导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在本期已经消失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减记的金额。(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甲公司系生产销售机床的上市公司,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年9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S型机床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年1月10日向乙公司提供10台S型机床,单位销售价格为45万元/台。年12月31日,甲公司S型机床的库存数量为14台,单位成本为44.25万元/台,该机床的市场销售价格为42万元/台。估计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该机床的销售费用为0.18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该机床的销售费用为0.15万元/台。
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前,未曾对S型机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 (2)判断甲公司年12月31日S型机床是否发生减值,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发生减值,计算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正确答案』 (1)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0×(45-0.18)=.2(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4-10)×(42-0.15)=.4(万元) 甲公司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2+.4=.6(万元) (2)甲公司年12月31日S型机床对于有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 理由:对于有合同的部分,成本为44.25×10=.5(万元),小于其可变现净值.2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因此,没有发生减值;对于无合同部分,成本为44.25×4=(万元),大于其可变现净值.4万元,因此,发生了减值。 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4=9.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9.6 贷:存货跌价准备 9.6
资料二: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一批用于生产W型机床的M材料。该批材料的成本为80万元,可用于生产10台W型机床,甲公司将该批材料加工成10台W型机床尚需投入50万元。该批M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68万元,估计销售费用总额为0.6万元。甲公司尚无W型机床订单。W型机床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2万元/台,估计销售费用为0.1万元/台。 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前,“存货跌价准备——M材料”账户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 要求:(3)判断甲公司年12月31日是否应对M材料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正确答案』(3)M材料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理由:甲公司生产的W型机床的成本=80+50=(万元);可变现净值=12×10-0.1×1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W型机床发生了减值。 因此,M材料发生了减值。 M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80-(12×10-0.1×10-50)=11(万元),大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5万元,因此,M材料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M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1-5=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贷:存货跌价准备 6
本章小结 1.存货的概念界定 2.存货初始成本的确定 3.存货的期末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