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尚头条网
一旦以往阻碍中国消费者在国内购买奢侈品的价差逐步缩小,中国奢侈品市场“回流”的步伐将会加快。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的新一轮进口关税下调计划将于明日即7月1日起正式实施,范围涵盖日用消费品、服饰、汽车等。其中,涉及的日用消费品平均降幅为55.9%。该类别下服装鞋帽、厨房和体育健身用品等进口关税平均税率将由15.9%降至7.1%,护肤、美发等化妆品及部分医药健康类产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将由8.4%降至2.9%。
继去年12月的一轮关税下调后,这是近半年来国务院宣布的第二次关税下调。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此次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就是着眼于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让更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消费者不用再去海外“背货”、不用“海淘”,在国内就可以以比较合理的价格买到这些商品。
有业界人士认为,随着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规模扩大,关税下调是势在必行,既符合国内消费升级方向,又有利于吸引消费回流。
虽然此次未有详细文件显示具体每类产品的降税幅度,但在国务院去年底公布的下调关税文件中,提及的服装品类在原有的进口税率基础上均降低至少50%,降幅最大的品类只有原来税率的三分之一,香水及花露水、唇用及眼用化妆品等进口税率由10%降至5%,可见在此基础上再次下调关税,对于奢侈品牌在国内的零售业务而言将是一大利好消息。
新政策的推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更多消费者回流到国内消费。有分析指出,中国其实并不介意本国的国民喜欢外国货,只要他们能够更多在本国境内,而不是境外购买这些外国商品就好。
全球超高净值人群地理分布,中国排名第二
尽管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但是由于有70%的消费实际上发生在境外,通过出国旅游或代购实现,给中国国内的奢侈品牌市场及零售团队带来一定压力。
事实上,奢侈品消费已经有回流的趋势。不少奢侈品牌已经通过在中国市场设置“特供”产品和特别优惠将消费者留在国内。有消费者表示,由于代购霸占国外奢侈品专柜,很多款式长期处于断货状态。相反,很多奢侈品牌的款式在国内专柜则更丰富。鉴于此,高端消费者现在更愿意在国内进行奢侈品消费,以减少时间成本。
据英国《金融时报》早前报道,过去一年,欧洲奢侈品在中国的溢价已缩水了25%,已经成为推动国内奢侈品消费的一个重要趋势。根据咨询机构德勤对近种奢侈品价格的调查,这种价差在过去一年有所下降。目前奢侈品在中国的平均售价比法国的同款商品高32%,而前年则高出41%。
价差的缩小正也在推动全球奢侈品市场格局转变,虽然过去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基本持平,但在年录得了令人吃惊的反弹增长。据贝恩公司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达到人民币亿元约合.7亿美元,较年大涨约20%,创下自年以来最大增幅,也超过了出境旅游购物增长。
据LVMH、开云等主要奢侈品集团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内地已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Gucci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销售额增幅达49.4%,LVMH在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收入则录得.77亿欧元,占比达28%。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进口商品成为市场供给重要补充。消费者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