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财务分析利润表项目分析中华第

一、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分析

1.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

产品销售利润,亦称主营业务利润,是综合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最终财务成果的指标。产品销售利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状况。

企业商品经营盈利状况最终取决于主营业务利润的高低。因此,对产品销售利润讲行因素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进行产品销售利润因素分析,首先应找出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其次确定各因素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程度;最后对产品销售利润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由于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指标,因此,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角度看,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是不同的。如从人的因素看,它受职工人数和人均创利影响;从资金的因素看,它受资金占用额和资金利润率的影响,等等。但是,影响产品销售的最基本的因素,可从它的计算公式中找出,如: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量×(产品单价-单位销售成本)](1)

从式(1)可看出,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基本因素是产品销售量、产品单价和单位销售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它还受产品销售品种构成的影响;在生产等级品的企业,由于优质优价,它又受产品等级的影响。

2.产品销售利润因素分析方法

(1)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产品销售量是影响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产品单位利润一定的情况下,销售量的增减速度,直接决定着利润的增减速度,因此,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可用式(2)计算:

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销售利润基期数×(产品销售量完成率-1)

(2)

其产品销售量完成率的计算公式是:

产品销售量完成率=∑[产品实际销售量×基期单价(或单位成本)]

÷∑[产品基期销售量×基期单价(或单位成本)]×%

产品销售量完成率主要考察销售量的完成情况,因此,在生产一种产品时,可直接用实物量进行计算。但在生产多种产品时,实物量不能直接相加,通常以价格或成本为参数,以便于汇总。因此,计算销售量完成率时所用的单价或单位成本,都应使用基期数。至于用单价还是单位成本,理论与实践中有不同做法。一般按单价计算较多,但在各种产品比价不合理时,用单位成本计算可能更合理。

(2)销售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必然存在着产品品种构成问题。产品品种构成是指某种产品的产量或销售量在全部产品产量或销售量中所占的比重。分析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是利润分析评价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产品品种构成引起利润变动的原因是各种产品的利润率高低不问。企业多生产利润率水平高的产品,少生产利润率水平低的产品,必然引起综合利润率或企业平均利润率的提高,使企业利润额增加;反之,则会使利润额下降。确定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额影响的方法较多,且各有利弊,下面就几种主要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法:

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实际销售量×产品基期单位利润)-基期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量完成率](3)

第二种方法:

产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实际销售量×产品基期单价)×(实际产品品种构成-基期产品品种构成)×基期销售利润率](4)

第三种方法:

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实际销售量×产品基期单价)×(实际产品品种构成-基期产品品种构成)×(基期销售利润率-基期综合销售利润率)](5)

第四种方法:

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实际产品销售利润-基期产品销售利润-其他各因素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6)

上述四个公式计算的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影响程度是一致的。式(3)和式(6)可计算出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影响的总额,但不能说明各产品的影响情况。而式(4)与式(5)则既说明总影响额,又能说明各产品的影响额。但式(3)和式(6)相对式(4)和式(5)在计算上要简单。而式(3)与式(6)比,式(6)最简单。式(4)和式(5)虽然都试图说明各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按式(4)计算,凡是品种构成提高,就会使利润增加,凡是品种构成下降,就会使利润减少。而按式(5)计算,如果某产品销售利润率高于综合销售利润率,那么该产品品种构成变动与利润成正比;如果某产品销售利润率低于综合销售利润率,那么产品品种构成与利润成反比。应当说,式(5)比式(4)更能准确反映品种构成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但它计算要比式(4)复杂。因此,实践中应根据分析的目的和条件,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

(3)销售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价格与销售利润成正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价格越高,利润越高。随着价格体制改革,国家定价范围逐渐减少,市场调节价范围不断扩大。价格成为影响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的重要因素。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一般可用式(7)计算:

价格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产品实际销售量×(实际销售价格-基期销售价格)](7)

实践中,价格变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国家调整价格、地区差价、批零差价、质量差价等。因此,分析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应根据不同情况加以计算与评价。概括地说,价格变动有质量差价、供求差价和政策差价三种情况。对于质量变动差价对利润的影响,我们将在质量变动对利润影响中分析,非质量差价通常可按式(7)计算。但是,如果属于等级品的价格变动,则应按式(8)进行计算:

价格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等级产品实际销售量×(实际产品等级实际平均单价-实际等级基期平均单价)(8)

其中:

实际产品等级实际平均单价=∑(各等级产品实际销售量×该等级产品实际单价)÷各等级实际销售量之和

实际产品等级基期平均单价=∑(各等级产品实际销售量×该等级产品基期单价)÷各等级实际销售量之和

(4)产品等级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产品等级构成是指在等级产品总产销量中,各等级产品产销量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等级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不同等级的产品其价格不同,因此,等级构成变动必然引起等级产品平均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产品销售利润的变动。确定等级品质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可用下式计算:

质量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等级产品实际销售量×(实际等级产品基期平均单价-基期等级产品基期平均单价)(9)

其中:基期等级产品基期平均单价=∑(各等级产品基期销售量×该等级产品基期单价)÷各等级基期销售量之和

式(9)只适用于等级品质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分析。对于一般产品优质优价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只要能计算出质量变动对单价的影响,套用前面公式就可计算出质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5)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影响分析

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有着直接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成本降低多少,利润就会增长多少,即销售成本与利润成反比。因此,计算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的公式如下:

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实际销售量×(单位产品基期成本-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

(6)税率变动对利润影响分析

在现行税收体制下,企业缴纳的税金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等。由于产品销售价格中不含产品销项税金在内,产品成本中也不含进项税,因此,增值税对产品销售利润没有直接影响。应当注意,由于企业缴纳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的计税依据与增值税有关,因此,增值税变动可通过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间接影响销售利润。但是,因为其金额较小,且与销售量关系复杂,分析时通常将其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将其增减变动额单独作为对分析对象的影响额。

如果企业生产并销售烟、酒、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鞭炮、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应缴纳消费税的产品,消费税率或单位税金的变动将影响产品销售利润。消费税率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影响的计算公式如下:

消费税率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实际销售额×(基期消费税率-实际消费税率)

这一公式主要适用于企业实行从价定率法计算消费税的情况。如果企业实行从量定额法计算消费税额,则单位消费税额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的计算公式为:

消费税额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实际销售量×(单位产品基期消费税额-单位产品实际消费税额)

在实行从价定率计税时,前述价格和质量变动对利润影响的计算公式后都应乘以(1-基期消费税率)。

下面以贵琛公司某子公司20×8年和20×7年主要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资料(见表3-15和表3-16)。

表3-×8年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单位:万元

表3-×7年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单位:万元

要求根据表3-15和表3-16资料对企业产品销售利润进行因素分析。

首先,确定分析对象:-=(万元)

因素分析:

(1)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产品销售量完成率=(×+×+×)÷(×+

×+×)×%=179/170×%

=.25%

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25%-

=-=(万元)

(2)销售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15+×17+×51-=-=(万元)

(3)单位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万元)

(4)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85-79)+×(-)+×(-)=(万元)

可见,20×8年企业主要产品销售利润比20×7年增加万元,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降低消耗,增加销售量是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其他因素也对利润增长带来有利影响。

4.产品销售利润完成情况评价

产品销售利润完成情况评价,应在确定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分清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一般来说,凡是使利润增加的因素都看作是有利因素,使利润减少的因素都看作是不利因素。从上例计算结果可看出,影响企业利润的各种因素都是有利因素。

(2)分清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通常把销售量、成本、质量因素等看成是主观因素,如果企业自行安排产品品种生产,那么,产品品种构成因素也属于主观因素。价格因素要具体分析,除国家政策调价等客观因素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因素也可看成主观因素。税率因素属于客观因素。当然,对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评价时应排除客观因素,抓住主观因素。本例中利润增加主要是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3)分清生产经营中的成绩与问题

一般来说,企业的成绩与问题都应从主观因素来看。凡是经过主观努力产生的对利润的有利影响,属于企业成绩;凡主观不努力产生的对利润的不利影响属于企业的问题。本例中,销售量增加、质量提高、成本下降等使利润增加,应看成企业的成绩;对于产品品种构成,要结合国家考核的品种计划完成率来评价,在完成了品种计划的前提下,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有利影响是成绩,否则应看成是企业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guoquan.net/zbgn/9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