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印度用车市场,比亚迪能活着回来吗

印度新德里车展举办期间,比亚迪曾公开表示,公司期望在年之前占据印度电动车用车市场份额的40%

消息传出,有不少媒体分析,面对当前的印度市场,比亚迪可能要铩羽而归。

这究竟怎么回事呢?

那些进入印度的车企都怎样了

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印度赚钱没处花,回国还欠九万八。

这两句话大概总结了去印度投资的跨国企业的结局。

早在年,印度总理莫迪在访美时,就曾访问马斯克,邀请特斯拉到印度投资销售。

但按照印度当时的税收政策,特斯拉的进口关税高达%,若要避免高额的关税,就需要先在印度建厂,然后销售相关车型。

马斯克当然不会同意这么做,他在推特上公开表示:“特斯拉不会在不允许先销售汽车的国家建立整车制造工厂”。

印度的关税过高,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的时候就曾多次吐槽印度:“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简直是关税之王”。

建厂和关税问题谈不拢,是特斯拉至今未打入印度市场的最大原因。

实际上,马斯克的担忧不无道理,建厂后无法销售是最大的隐患,北汽福田和长城汽车就是鲜活的例子。

年,北汽福田与印度签订协议,投资24亿元在印度建厂,年产能10万辆,但后续因为地缘等各种原因,项目进展不顺。

年,长城汽车和通用汽车达成协议,预计以亿美元收购通用的印度工厂,但是两年后,该项目宣布取消,原因是未获得印度监管部门的批准。

前期投入的钱打水漂不说,还随时面临着被驱赶出境的危机。

就连小鹏汽车也表示:“印度的生意已经全部Close了,珍爱生命,远离印度”

其实,印度对外资极不友好,不仅仅是车企。

印度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印度到底是怎样一个国家。

1.零和思维主导,仇视跨国公司外企

印度仇视跨国企业,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零和思维”一直在主导印度文化。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你赚钱了,我就亏钱了,双方不可能双赢,收益加和一定是0,这就是典型的不存在合作关系的思维逻辑。

所以外资如果赚钱了,印度就亏了,必须得采取一些措施来制裁他们。

年6月底,印度一口气下架了包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guoquan.net/xgtz/9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