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雾霾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天气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同时还危及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基于这一现实问题,雾霾天气成为人们共同声讨的对象,并逐渐成为我国的优先事项之一;受当前的客观形势所迫,我国必须要加快雾霾污染防治。
在我国,一般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干预,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经济手段中最常用的是财政和货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重在打好“组合拳”,也就是说在防治雾霾的过程中需要各种相互搭配,因此,雾霾防治工作离不开财政作用,必然要发挥财政的功能。
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缺陷,具体表现为负外部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失业问题以及市场垄断的形成。而财税具有弥补“市场失灵”、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功能。大气资源的本质是公共物品,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利己天性决定了我们在使用没有价格的大气资源时,并不受大气资源成本的约束,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在这一过程中会失效。
因此大气资源必然是过度使用的,而过度的使用又必然会为他人带来非自愿承担的成本,即产生了所谓的负外部效应,雾霾污染就是负外部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的财税,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的这一缺陷,因而,财税防治雾霾具有可行性。
主要分析了财税防治雾霾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具体介绍了雾霾的相关概念、财税防治雾霾的理论依据、财税防治雾霾的作用机制以及财税防治雾霾的重要性、必要性、必然性、可行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雾霾污染成为难以避免的严重问题。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及规划的形势,我国于年颁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值监测。
自此以后,我国开始依据新标准对全国重点区域展开监测。从近几年的监测结果来看,PM2.5、PM10的年均浓度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达标城市比例有所提高,但与理想的空气质量仍然存在一定距离,PM2.5、PM10等颗粒物浓度超标严重。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雾霾天气。整体来看我国中部和东部是雾霾多发区,西部和东北部地区雾霾日数较少。
雾霾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主要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部部分省份、长三角区域以及珠三角区域。此外,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PM2.5年均浓度呈下滑趋势,但仍然超过国家标准值,北部的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居高不下,相对而言,珠三角地区年均浓度值较小。
财税是对雾霾污染行为进行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一方面,财税既可以直接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抑制雾霾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财税又可以同市场手段相结合,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开展。雾霾防治的财税主要包括与雾霾防治相关的节能环保支出、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绿色采购、财政补贴、排污费、资源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
自年以来,我国雾霾防治的财税大致可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逐步完善阶段,各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财税往往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经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雾霾防治财税的萌芽阶段指的是从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段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经历了变革。
年划时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为我国开辟了一条建设特色的新道路。自此以后,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也开始不断摸索和总结与我国国情相符的财税体制。该阶段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开始认识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危害。
这一时期,我国选择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化石能源消耗来促进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导致大量气体污染物的排放,使得大气环境遭到破坏,我国逐渐意识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危害。第二,出现了排污费制度。年12月31日,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实施排污收费制度。
年2月5日,批准并发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正式建立。第三,开始涉及大气污染防治。年9月,我国发布了《征收工业燃煤二氧化硫排污费试点方案》,这表明我国开始尝试把排污收费制度运用在防治大气污染领域。第四,这一时期,我国设立的某些税种具有一定的环保性质。
年,我国实行了税改,为了逐步建立和健全我国的资源税体系,我国开始征收资源税,当时的资源税税目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这是我国首次对矿产资源全面征收资源税;另外,车船使用税、消费税等税种也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第五,开始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年,我国开始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该税种在环境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专项资金。我国雾霾防治的财税起步阶段是年至年。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本完成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开始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雾霾污染等大气环境问题的防治提供了机遇。
尤其在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环境治理开始面临全球化发展等一系列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工作重点仍放在经济发展方面,但总体而言,这一阶段我国对治理大气污染、防治雾霾天气的重视程度大大高于萌芽阶段。该阶段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我国开始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第二,我国进一步添设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在年的税制改革中,我国开征了消费税,消费税通过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引导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人们生态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等方式可以产生环境保护效应。第三,排污费制度在防治雾霾领域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开展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扩大试点的通知》。
第四,我国开始